如果说2012年是移动支付发展的开端之年,那么2013年将是移动支付外壳和用户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2年底,基本确定了近场支付标准。
三大运营商推出了备受瞩目的NFC产品。
第三方支付公司扩大了农村市场。
有关专家表示,2013年是积极讨论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业务模式的活跃时期。
据了解,我国正在建设的移动支付信任服务管理平台有望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
运营商为NFC支付商业化打下了序幕。
201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规定了基于13.56MHz技术的标准系统,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证,设备,支付应用和通用网络。
5个类别中的35个标准,从产品形式,业务模型,网络,安全性等方面阐明了系统的技术要求,涵盖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本要素,安全性要求和实施方案,并建立了“ ;网络是通用,安全和可靠的。
作为目标技术系统架构。
在金融行业发布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前后,三大运营商已开始吸引其合作伙伴推出NFC移动支付服务。
2012年12月,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推出了SWP-USIM移动支付服务,成为中国首家使用SWP-USIM卡作为运营商的服务。
在Pocket Life移动客户端上管理银行帐户的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沃支付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狄亚表示,2013年,中国联通将大力开发NFC手机钱包,所有3500元以上的定制手机都需要内置NFC模块。
在中国联通宣布推出NFC移动支付服务不到一周之后,中国移动还推出了其移动钱包业务,同时宣布开放NFC移动SIM卡空间,并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合作通过应用程序开放平台促进用户使用。
此外,中国移动还宣布了2013年NFC部署计划,并与中国银联合作在12个省推出NFC移动支付服务,并全面启动NFC移动支付商业服务。
2013年1月,中国电信在CDMA终端产业链中表示,它将选择NFC-SWP开发移动支付,启动NFC-SWP试点,大规模推出NFC-SWP卡以及启动终端定制以促进与NFC的合作。
金融业。
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拉开了NFC移动支付业务的序幕。
值得信赖的服务管理平台将投入运营近场支付技术已成为电信运营商进入支付领域的重要机遇。
但是,近场支付涵盖了许多领域,例如芯片,移动终端,信息服务,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
在主动性问题上,金融领域与电信领域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现象。
如何共享双方的有利资源来促进用户安装和使用移动支付应用服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此,我国正在建立统一的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标准,以促进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
据报道,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可信的公共开放服务平台,为各个行业提供基于安全模块(卡)的应用程序发行和卡管理。
一些第三方业务平台提供应用程序发行和管理功能,对安全模块(卡)应用程序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以使用其相关的业务功能,并为安全模块(卡)应用程序提供安全的应用程序发行和应用程序管理方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副主任戴晓辉的说法,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在建立可信赖的服务管理平台。
同样,中国银联也在调查全球可信赖服务管理平台的试验和实践。
中国银联常务副总裁柴洪峰表示,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已经对双方的可信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了连接测试。
是代表